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透視鏡〉調整產業人力結構 刻不容緩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資深產業顧問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資深產業顧問 
 

政府最近公布一項研究,內容提出台灣總人口轉呈負成長的時程已然提前、人口結構快速老化、扶養比上升、高齡化時程加快,以及工作年齡人口將於2015年到達高峰等議題。同時推估我國將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5成為超高齡社會。

基本上,台灣人口結構上的問題已日趨嚴重,且將陸續在未來的地方財政、產業發展、消費能力、土地利用、社會福利等多方面衍生許多問題,的確需要政府部門給予必要的重視,並進行跨部會的協調,儘早研擬相關策略以因應之。

舉例而言,以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觀察,若欲持續各產業的成長幅度,充沛的勞動力實不可或缺。但以目前高齡少子化加速的趨勢推估,若人口或移民政策上沒有大幅度的調整,根據資策會MIC的研究,2035年台灣的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教育服務業、營造業等,都將面臨勞動力高度供給不足的窘境;而金融及保險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則將面臨勞動力中度不足的問題,這對於台灣未來社經發展,恐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面對此一嚴峻的挑戰,產業調整與轉型的腳步實刻不容緩。

尤其台灣近50年的工業發展歷程中,從未經歷過人口減少的時代,因此產業與經濟發展思維,皆在人口持續增長的狀態下進行推動與模擬。未來人口成長不再,產經思維亦需有所調整。

首要之務應在於儘速適度調整台灣各產業的人力結構,以因應未來更加嚴峻的勞動力短缺風險。

其次,應思考如何有效的強化人才培育,提升人均生產力。

全球資源整合的國際趨勢,以及創新產業與軟性經濟的發展方向,對青壯年專業人力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產業結構轉型與提高附加價值是運用有限人力,發揮最大效益的解決之道。

2015年為勞動供給的高峰點,各產業應把握當前勞動力尚稱充沛的時期,培育所需的人才,提高創新能量與國際競爭力;並傳承企業經驗與接班,維持企業長遠經營。

再者,除透過法律、政策宣導積極提高勞動參與率外,若欲維持現行產業經濟規模,也應思考以製程優勢搭配關鍵技術研發,持續獎勵創新,提升技術層級與單位勞動生產力,強化整體產業競爭力與技術進步力等,方能逐步緩解未來人口減少的衝擊。

此外,政府除應思考如何防止「晚進職場,提早退休」以及「高出低進」的困境外,更應思考如何吸引更多更好的外國人才至台灣發展。

這包括大幅鬆綁海外人才來台的相關法規,鼓勵國外優秀人才到台灣創業以擴大國際攬才;並重新檢討及放寬留學及移民政策等等。

最後,政府與企業應可借鏡先進國家,如北歐及日本的高齡化發展歷程,轉化為台灣特有的產業發展型態,建立具附加價值的商品與服務形式,進而透過相關機制輸出至雁行變化中的後進國家,或是藉由尚未受到高齡少子衝擊的後進國資源,以舒緩當前人口結構改變的沉重壓力,化危機為轉機。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分析師專欄紡織業循環永續新解-用酵素分解紡織品
分析師專欄2024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趨勢
顧問專欄深掘半導體護城河,是新總統上任的產業首戰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理事劉佩真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總監2024年5月20日,賴總統上任及新內閣將全員啟動。其中...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