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媒體報導
體報導 Media report
 
節能減碳 需要道德勇氣
杜紫宸/工研院產經與趨勢研究中心主任(北縣新店)

馬政府近日公布減碳措施,較似應急之道,能發揮全面引導作用嗎?

節能減碳已是普世價值。六月初,OECD在巴黎舉辦世界論壇,主題是:氣候變遷與穩定成長。發言之政治領袖、頂尖學者、企業執行長,大多認為:節能減碳概念與意識之不足與不正確,仍是人類面對氣候變遷之最大威脅。

本次論壇中,以替代能源科技解決氣候變遷威脅的聲音幾乎已經不見(去年科技曾是希望之所繫),取而代之,如何以制度與政策引導生活型態中能源消耗之減少,成為世界減碳運動的顯學。論壇最後以教育做為結論場次,更是別具意義。別誤會,這裡所指的減碳教育,對象非僅校園學子,包括企業家、地區性媒體,甚至各國政府決策官員。

座談主席說:錯誤的觀念與政策,引導社會資源誤用,產生事倍功半效果,本身即是節能減碳的最大威脅者。因此,更廣泛的跨領域研究,多角度經濟社會觀點充分討論,將是未來能源與環境政策擬定時,極重要之關鍵。

然而大家逐漸了解,十年內不可能倚靠供給面重大改變達到節能減碳,實施引導改變民眾生活型態之積極性政策,如隨量課徵能源稅、大眾運輸或共乘車輛路權優先、尖離峰時段彈性差異電價、重大投資案植樹減碳、計程車限定點或電召、降低學生跨區就讀比率等,已逐漸受到重視與效果肯定。但這對政治人物,將是個難題與折磨,因為實施各種限制措施,必然引發民怨,威脅執政與連任。

上月造訪赫爾辛基,發現路旁已難得見到銀行與提款機,詢問之下得知,芬蘭人早把水電及商務帳單改為網路通知與轉帳,現鈔使用亦減至最低。當晚台灣駐芬蘭代表請我餐敘,飯後一起散步十分鐘至捷運車站,各自搭地鐵回家。申代表說:芬蘭人已很少駕車上班。

當然,我們其實不需要悲觀於這些社會與政治現實的困難,台灣在過去廿年中,曾經成功執行過:騎乘機車強迫配戴安全帽、使用付費垃圾袋(台北市)、便利商店不提供免費塑膠袋、市區幹道劃分公車專用道等,最後都證明了政策所能帶來的龐大社會效益。當然,事前細緻規劃及充足公民宣導是必要職責,但政治人物面對民怨與立委責難時的道德勇氣,恐怕才是積極性政策最後成功與否的主要關鍵。

【2008-07-03/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分析師專欄2023年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回顧
分析師專欄國際食品不浪費政策及食品產業因應對策
顧問專欄人工智慧帶來的商機與隱憂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資深產業顧問杜紫宸中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座教授自從2022年底ChatGPT炫麗上市,輝達(N...more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