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電動車時代 台灣要抓住機會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林建甫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最近除了歐洲各國逐步宣告終結傳統內燃機(引擎)車輛的使用,日前連中國大陸也宣布傳統能源車的死刑。面對這股電動車蓄勢待發的熱潮與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大轉折,我們在台灣可能覺得很遙遠或不可思議,但不應驚恐。相反地,台灣應掌握相關產業的切入機會,更積極投入發展自駕車(無人車),抓住關鍵趨勢。

淘汰汽油及柴油車輛的重要關鍵是去年通過的《巴黎氣候協定》,確立21世紀結束前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以及零碳排放水準的目標,要求各國大規模限制碳排放。其中,交通運具電力化即為達到此目標的重要途徑。

包括荷蘭、挪威已宣布將在2025年全面禁止汽油車和柴油車生產與銷售;汽車製造大國德國也計畫自2030年起禁售燃油車款;法國與英國則將從2040年起全面禁售,屆時市場上將只允許電動汽車等環保車輛銷售。歐洲許多地方城市的腳步則比中央政府更快,像是法國巴黎、德國斯圖加特和西班牙馬德里等城市,都宣布在2025年前禁止柴油汽車,這距離現在已不到10年。亞洲國家如印度,也表示2030年禁售傳統能源汽車。至於中國大陸在9月初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中國禁售傳統能源車輛的時間表,意即終將禁止汽油和柴油動力汽車的銷售,只是具體時間尚未決定。

特斯拉(TESLA)過去的價格十分昂貴,在美國最便宜的Model S是6萬美元起跳。今年7月發表的Model 3訂價為3.5萬美元,價格已比以往平易近人許多,推出後立即秒殺,在市場投下震撼彈,顛覆全球汽車產業。而根據立恩威國際驗證(DNV GL)發布的「能源轉型展望」報告,預期電動車與傳統引擎車可望在2022年達到成本平衡,屆時電動車的價格就更具有競爭力。因為隨著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伴隨著生產成本愈來愈低,電動車電池成本也逐年下降,加上各國政府政策要求、市場競爭,可預見電動車的時代已經來臨。

汽車產業是集金屬機械、電子、塑橡膠與汽車零組件等的傳統產業應用大成,這些項目很多都是國內強項。而在我們比較不擅長的引擎製造部分,未來在電動車上也會由電動馬達所取代,對台灣而言是切入汽車產業非常好的機會。另外,資通訊產業也是台灣的強項。雖然國內在自有品牌的智慧手持裝置銷售上遇到瓶頸,但台灣在車載資通訊領域的技術與製造早為世界所肯定,像是國內自有品牌車輛近來所推出的新車,所搭載的資通訊配備比起國外品牌毫不遜色,甚至更具巧思。我國資通訊產業可藉由電動車與自駕車的發展,找到另一個市場穩健的應用領域。

根據研究,電動車比傳統能源汽車少了約4成的零組件,因此這些零組件供應商在面對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須面對轉型升級的問題。電動車是採模組化生產,台灣雖有生產如電池、馬達、鋼板、車用鏡頭等關鍵零組件,但更應加大在發展車輛次系統上的力道,如動力控制系統、馬達及傳動、電池模組、冷卻系統、電裝系統等,藉此整合並帶動國內相關零組件業者升級,取得專利。如此一來,除了進一步整合成自有品牌整車輸出外,縱使品牌銷售不如預期,也能靠銷售次系統或提供解決方案給有需求的國內外車廠,擴大MIT零組件的銷售出海口。當然更好的上策是以發展下一代更具智慧功能,整合能源系統、車聯網與人工智慧(AI)的自駕車為終極目標,設法開始搶資金、人才與市場。

但自駕車中AI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學習與驗證,以逐步適應各式各樣不同的道路環境與狀況,這需要在市區道路實測的場合與機會,但國內道路法規卻還沒有相關的具體規範。因此政府必須檢視新科技的使用環境是否健全與便利,修法積極面對。

最後,歐盟為了讓電動車普及化,就先立法規定到2019年,歐盟新建或整修的房屋必須加裝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到2023年,10%的建築物停車場必須裝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政府應未雨綢繆,主動提出不同階段的發展計畫與法規配套,先打造好產業發展的基本環境,才能吸引廠商投入,台灣電動車、自駕車的發展才能迎來大好的機會。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