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透視鏡〉迎戰紅色供應鏈 三面向出擊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院士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資深產業顧問

近來各界都在談論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產業的衝擊與威脅,悲觀者認為其攻城掠地之勢銳不可擋,台灣電子產業將在短期內被獵殺取代;但也有人認為只要台廠持續推進新製程技術,創新技術及企業體質不斷強化與領先,就不怕陸廠追趕。究竟該如何看待紅色供應鏈的興起?如何因應?值得探討!

紅色供應鏈一詞最早始於2013年9月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報導,內容指出:「中國電子企業正逐漸取代台商,成為蘋果精密零組件供應商,而非只是為組裝這些高科技裝置提供廉價勞動力!供應蘋果 iPhone、iPad 等產業零組件的中國企業已從2011年的8家,倍增至2013年的16家,中國企業技術升級,直接威脅到當前主導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的台、日、韓企業。」

因為這篇報導,之後談起大陸製造供應鏈體系,多數人即以紅色供應鏈稱之。

以長時間的角度來看,資訊電子產業就像其他過去在台灣曾經盛極一時的成熟產業般,一開始先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先進國家做產品製造,隨著產品及市場的成熟,以組裝為主的製造,逐步往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移動,從台灣、南韓、東南亞到中國大陸。

製造供應鏈的移轉是產業發展的一個過程,不值得過度憂慮。真正令人擔心的是中國大陸所扮演的角色,恐怕不只是生產製造而已。

一方面,中國大陸具備廣大的內需腹地,已經開始在產品規格標準上尋求更高的自主權;另一方面,其充沛的技術人力、工程人才,已透過吸引外商設廠,接手台灣賴以為生的產品開發設計及生產管理,這種研發、管理能力的當地化,對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更為巨大。

因此,我們面對紅色供應鏈的現象應該有以下的思考與準備。

首先,先進國家產業發展也經歷過供應鏈轉移的歷程,但其對整個高科技產業的影響力,已從硬體轉向軟體服務及數位網路,勢力仍逐步擴大。所以對台灣來說,製造供應鏈轉移大陸實不必過度恐懼,真正需要努力的是,是否有新的具影響力的產業及價值活動在台灣建立、深耕及生根。

其次,歷經近30年的發展,台灣產業在全球具地位,核心價值建立在快速產品研發、彈性製造供應及完善的服務體系上,未來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從產品研發設計與生產管理等競爭優勢,進一步快速擴展至大數據、智慧化、移動互聯網、雲端及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這是現階段相當重要的課題。

最後,產業競爭最關鍵的要素是人才與智財。因此如何以知識為核心,建構一個能夠加速促進國內知識經濟發展的環境,培育並吸引海內外的人才願意留在台灣為產業升級及轉型而努力,這對台灣高科技產業未來發展,是擺脫紅色供應鏈可能帶來的夢魘與傷害,以及產業是否能夠持續在全球市場上立足的關鍵。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