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企業與政府一併提升競爭力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理事 洪德生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經濟預測機構環球透視(Global Insight, GI)在8月份的更新預測中,同步下修了亞洲4小龍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其中南韓2.3%、新加坡2.2%、香港1.9%,而台灣則是被腰斬來到1.5%,從先前的亞洲4小龍之首,跌至敬陪末座,而隔天,主計總處也跟著下調了最新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來到1.66%,呈現無法「保2」的狀況。面對從去年中開始國內景氣每況愈下,企業大老無不現身疾呼,希望政府幫助企業,而政府也急邀各界共同商討對策,會後雖有提出各種對策,不過目前看來,對解決台灣的經濟困局,能夠發揮的效果仍非常有限。

從這次環球透視下修經濟成長率預測的內容來看,台灣受創的情形似乎最為嚴重,可見除了國際因素之外,企業本身及政府在競爭力上也存在相當大的問題。就企業本身而言,眾所周知透過研發創新或是品牌行銷來創造企業獲利,才是最可觀、最有效率的模式。然而國內企業受限於規模而無法整合通路與行銷,導致品牌拓展不易,而在研發的部分,也沒有看到積極的投入動作,以2001至2010年10年間科學園區廠商投入研發經費來觀察,其佔廠商營業額的比例,從2001年最高的6.50%至2010年下滑到4.70%,期間最低還曾來到4.30%。而且在專利取得方面,國內廠商主要也還是以能馬上與市場貼近的應用端專利為主,而基礎、原創專利就只能付費給國外業者,根據央行關於專利權、商標等使用費的資料,台灣的技術貿易赤字由2002年的14.65億美元一路增加到2011年49.5億美元,10年內增加了3.38倍。

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項研究中,一間企業營收反轉向下的因素有87%屬於管理階層的控制範圍,僅13%是非管理階層所能控制,因此,國內企業主應先改變思維,更加重視管理階層應有的管理能力。而在87%的可控因素中,70%屆於戰略因素,另外17%屆於組織因素。在戰略因素中,創新管理的重要性權重佔13%,其中包括產品研發投入縮減、產品研發過於分散、產品研發速度緩慢,無法制定新標準,與核心技術相衝突,甚至於創新過度。除了研發創新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企業的競爭策略,佔23%的權重。而在組織因素中人才儲備的重要性最大,佔9%的權重。以上三項要素若能控制得宜,企業可謂已具相當的競爭力。

最後,在政府部分,為因應國內產業競爭力問題,政府希望能夠透過產業結構調整方式解決,但以經濟部「2020年產業發展策略」為例,從去年開始推動至今已經年餘,進度仍在紙上作業,實質政策運作要等到跨部會統合後才能正式啟動,這樣的作業進度實無法因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局勢。因此,在企業都必須強調執行力才能因應變局的同時,更期待政府把執行力作為最優先的要求,才有機會與企業順利度過這波經濟危機的考驗。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