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聯絡我們加入最愛
帳號:
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您的位置:首頁 > 專題報導 > 顧問專欄
問專欄 Consultant column
 
〈透視鏡〉產學合作 轉型迎挑戰
理事長 詹文男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所長

前些日子到大陸開會,與對岸一些研究機構的學者交流產業發展經驗,多數人都同意產學合作應更緊密,才有機會讓產業的競爭力大幅躍升。

一位大陸學者提出他們對產學合作的觀察,非常有趣,也非常傳神。他說大陸為了強化產業合作,鼓勵產學共同合作提案。此一想法立意良好,但執行面有很多的問題,也常陷入「四同」的境地。 他觀察,產學雙方一開始為了獲得政府補助的金額,常表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彼此在共同目標下都全力以赴。預算核准開始執行計畫之後,在分工及任務執行上因觀念的不同,或者在預算的分配及想法上,常有不同的意見,因此開始有「同床異夢」的現象。更慘的是很多個案為了智慧財產權的歸屬或分工不均,開始「同室操戈」,導致最後「同歸於盡」,計畫無疾而終。

這個過程的描述或許有些誇張,但其實在台灣也不少見。理想與願景容易建立,但要落實執行的確深具挑戰。尤其雙方的努力方向及評核指標都不相同,學界多從升等及發表為主軸,也較重視基礎研究;企業界則以實際營利為考量,快速商用化是其關注的焦點。

基本上,產學合作的確有其必要性。台灣中小企業為多,研發預算不足,加上短期商用化導向,因此所開發的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不僅無法提高利潤,更無法形成進入障礙,先進優勢很快就喪失。學界較無市場壓力,可以專心就研發深度作耕耘,但也因無市場壓力而無迫切感,若能彼此搭配,應可以達到優勢互補的效益。但如何才能發揮合作的效益,達到綜效,在合作機制上是需要一些新的設計。

首先,應建構一有利產學合作的環境制度。例如在學校升等機制上是否能參考納入產學合作績效與成果,讓年輕的學者願意花時間與精力投入產學合作的項目;又如,是否考慮調整政府科技計畫資源配置與審議方式,鼓勵提出長期政策性技術扎根計畫,並允許研究計畫以具有長期產業效益的指標替代短期成果產出。 其次,學研研發資源應思考重新調整而更為聚焦。例如是否應分析各產業所遭遇問題,嘗試找出國家工業發展所欠缺的基礎關鍵技術,透過產學合作共同進行研發與技術深耕。而學校成果技轉的相關法規的釐清與修訂也值得重視,以免學者躊躇不前。

再者,應持續改善產學研互動合作機制及採取更開放性的創新作法。在分配資源上,給學界的研究預算應考慮有一定比例與產業界合作,以利學術研究發展成果轉化為實際產業運用。

最後,全球總體環境及市場已較以往有重大改變,國家目標與與策略也有所調整,過往學校,產業及研究機構角色與任務應配合轉型,才能應付迎面而來,且愈來愈嚴峻的全球化挑戰。


【2010-10-28/經濟日報/經營管理】
我要收藏 TOP 回列表頁
 
 
顧問專欄觀念平台-美中經濟脫鉤 是現在進行式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單驥國立中央大學終身榮譽教授當美國拒絕一切中國優勢科技產品進入美國市場,而中國也自主地發展...more
顧問專欄櫻花國度的困境行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院士楊雅惠臺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櫻花國度日本,曾多年擁有經濟輝煌歷史,自1968年開始,其GD...more
分析師專欄基於光保真度Li-Fi之XR應用發展
 
 
 
 
 
版權所有 © 2012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
尊重智慧財產權 請勿任意轉載網站內容